為加強單位技術能力建設,提升員工技術創新與信息化服務能力水平,按照貫徹“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的工作要求,江門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以下簡稱“地信中心”)于6月9日開始組織為期兩天的“三維仿真可視化技術”培訓學習。此次培訓邀請五邑大學中德智能人工研究院三維建模可視化和信息化領域專家進行專題授課,地信中心技術骨干13人參加學習培訓。
本次培訓主要圍繞“新時期環境下三維仿真技術研究”為題,通過三維數字孿生技術,探索新形勢下自然資源領域的應用場景,提升國土空間規劃城市設計領域的三維可視化技術效果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培訓內容包括參觀五邑大學人工智能學習館、三維建模技術學習、Unity 3D、UE4等軟件開發技術學習。
參訓學員首先參觀了五邑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展覽館,五邑大學盛建民老師詳細介紹了館內的先進設施以及前沿的3D、人工智能領域的可視化研究成果。
隨后,學員來到五邑大學北主樓開始培訓。第一課伍敏老師講授3DMAX的建模,其中涉及3DMAX編輯器及常用工具介紹,建模材質貼圖編輯操作介紹;第二課由鐘文通老師講授Unity 3D的概念,以及在行業內的應用范圍,詳細講解了Unity 3D的理論基礎和相關概念,還有操作基礎,最后還講述了代碼在Unity 3D中使用的過程和作用。為了讓學員們明白整個使用過程,更快上手,老師們還通過案例分析和實操指導。學員根據自身負責內容,著重選取聽講內容,在實操過程中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老師就耐心解答并就所提問題進行延展性說明。
3DMAX建模的和Unity 3D實現,是“三維仿真可視化技術”建設的基礎。通過為期兩天的培訓,學員們掌握了3DMAX建模的基本操作和Unity 3D的基礎運用,達到預期效果。
本次培訓的“三維仿真可視化技術”可運用到各行各業,例如在國土空間規劃方面,可基于國家、省、市、縣互聯互通的三維仿真數據,為摸清家底、認知規律和科學管控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提供基礎支撐;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基于三維仿真可視化技術集成融合土地利用、環境質量等專題數據,可為國土空間規劃與人居環境質量關聯性、城市通風廊道與建筑格局關聯性等提供知識服務;在城市精細社會治理與服務方面,基于城市級、部件級三維仿真數據,可為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更為高效直觀的數字空間基底,在城市更新、社區治理、環境整治、城市仿真等城市行動中發揮積極作用;在災害預警防治方面,基于三維仿真數據,可實現立體化時空分析決策和實時物聯感知,為災害預警及重大災難事故的快速應急提供科學依據。